今天5时30分,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“小寒”,这标志着季冬时节的正式开始。小寒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。小寒同大寒、小暑与大暑一样,都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。小寒到来,冷气积久而寒,小寒是天气寒冷,但还没有到极点的意思,民间历来有“小寒大寒,滴水成冰”等古谚。
“小寒”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三个节气,此时旧岁近暮,新岁即至,民间有俗语,“小孩小孩你别馋,过了腊月就是年”。
“寒”字金文从宀,从茻(众草),从人,是一个面朝左站着的人生活在屋子里,虽然屋里塞满了保暖的干草,可是室内地上还是结了冰。其字形表示天很冷。
小寒三候
一候雁北乡:小寒之日“雁北乡”,这个“乡”是趋向,北飞雁已经感知到阳气,是为先导。
二候鹊始巢:小寒后五日“鹊始巢”,喜鹊噪枝,已经开始筑巢,准备繁殖后代了。
三候雉始雊:再五日“雉雊”。雉是野鸡,阳鸟,雊,求偶鸣声。这时,早醒的雉鸠就开始求偶了,早春已经临近。
古诗词欣赏
小寒时节,心血管、脑血管、呼吸系统疾病最为常见,除此以外,“三高”人群的血压、血糖、血脂水平在此寒冷季节容易变化,需要加强自我监测,防止疾病加重。
衣服不是越厚越暖和
小寒节气的起居养生,在着装方面尤为注意保暖为主,尤其注意头颈、背部、手脚等部位的保暖。
另外,很多人认为衣服穿得越厚越暖和,其实不然,因为衣服的保暖性与衣服内空气层的厚度有关,衣服太厚且紧贴身体,空气层厚度为零,反而保暖性降低。因此,着衣应选用分量轻、膨松、保暖性强的羊毛、丝棉、羽绒等制品。
小寒时节是冬季进补的最佳时节,但进补并非一味地大量食用滋补品,而需要有针对性,并且要补而有度。按照传统中医理论,滋补分为四类,即补气、补血、补阴、补阳。
小寒饮食应以温补为主,这个节气补肾可提高人体生命原动力,帮助机体适应严冬气候的变化。
羊肉是小寒节气温补的首选食物。《本草经集注》曰:羊肉入脾、胃、肾经,其性味甘热,可温中健脾、补肾壮阳、益气养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