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月30日,我县在吉林波罗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2024年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。
活动现场一片忙碌景象,在公证人员的全程监督下,工作人员分工明确、齐心协力将活蹦乱跳的鱼苗投入水中,为波罗湖绿色生态发展注入新活力。
【农安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副大队长曹恒】:通过实施渔业增殖放流项目,此次共放流鱼苗50多万尾,补充了波罗湖自然保护水域水生生物种群数量,更快地恢复渔业种群资源,进一步提升波罗湖的水质。
人工增殖放流是用人工方法直接向海洋、江河、湖泊、水库等天然水域投放渔业生物的卵子、幼体或成体,以恢复或增加种群的数量,改善和优化水域的群落结构,补充渔业资源种群与数量,改善与修复因捕捞过度或水利工程建设等遭受破坏的生态环境,保持生物多样性。针对不同水域特性,以补充、修复原水体中水生生物链中缺失的种类,继而起到保护水生生物种质资源的作用,同时注重自然原始生态的保护和建设,防止发生外来物种侵袭和破坏。恢复渔业资源,修复水域生态,维护生态系统稳定,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,实现生态效益、经济效益、社会效益的三效合一。
农安县融媒体中心记者:王妍 赵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