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安县:立足优势 三产融合 县域经济发展蹄疾步稳

时间:2024-10-28 来源:农安县融媒体中心


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要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,推进空间布局、产业发展、基础设施等县域统筹,把城乡关系摆布好处理好,一体设计,一并推进。农安县深入贯彻落实市委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会议精神,以经济强镇建设为突破口,小切口破题、大纵深推进,通过三产融合形成合力,激活县域经济发展动力源,走出了一条有农安当地特色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。

图片
走进合隆镇孙家窝堡村党支部领办创办基地的蔬菜产业园,标准化大棚整齐排列。

图片

大棚里,绿油油的蔬菜生机勃勃,村民毕再辉一边在棚室里捡拾杂草,一边查看油菜长势,期盼着这茬蔬菜能卖个好价钱。由于年龄较大,就业机会有限,毕再辉就留在产业园里“伺候”这些蔬菜,在这里有专业技术人员教授种植养护方法,每个月的收入都不错。

图片

农安县合隆镇孙家窝堡村村民  毕再辉:(产业园)解决我们老多问题了,1天100元钱(工资),我们这3天一开支。(记者 周墨:每个月在这就能挣2000到3000元钱?)对。

图片
带农户种,教农户养,解决农户就业,让农户增收。孙家窝堡村党支部通过引领带动,让60多名村民在大棚里实现了再就业,每人每年通过打工可增收2万元至3万元。

图片

农安县合隆镇孙家窝堡村党支部书记  王建宇:我们带动他们(农户)种植各种蔬菜,现在能有六七十人,两三年之内的情况下,他们可以自己学成了,可以自己租棚子自己创业。

图片
经过多年发展,孙家窝堡村蔬菜产业园现有大棚135栋,占地17万平方米,年产值可达200余万元。

图片

2023年以来,农安县在孙家窝堡村等14个村屯推进“万亩棚膜”建设,并配套建设蔬菜加工中心、仓储物流中心等设施,努力成为长春西北部的“菜篮子”。截至目前,“万亩棚膜”项目累计带动就业7000人,14个村集体经济年均增收30万元,2024年预计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超过2.65万元。

图片

农安县合隆镇副镇长  付升学:我们现在也植入了一些线上的销售模式,比如说抖音、美团等等一系列的平台,我们也在大力地宣传我们自己的品牌,未来还是要大力研究怎么能让我们(果蔬)品质更好,生产成本更低,能让消费者放心吃的农产品。

图片
在发展传统种植业基础上,农安县还聚焦现代装备制造、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及食品工业、新能源三大主导产业,全力加快项目建设,推动产业升级,打造长西北经济增长极。目前,农安县在建5000万元以上项目70个,年度计划投资达90亿元。

图片

在长春农安经济开发区,9月份刚刚投产的阿兴食品有限公司正马不停蹄加紧生产,由于得到了农安县各级部门的支持和帮助,公司生产经营快速步入正轨。

图片

长春市阿兴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  肖国斌:经过70天,我们的主体就竣工了,这期间农安县委县政府和开发区多次为我们企业现场办公,为企业排忧解难。

图片
在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,农安县不断做精一产,做强二产,做靓三产,先后投入8亿元加快太平池旅游度假区建设,完善硬件设施,健全配套服务,目前太平池水库内有鱼类22种,芦苇、蒲草等野生植物190余种,鸥、鸭等野生鸟类140多种。

图片

今年“五一”假期以来,太平池旅游度假区已接待游客20余万人,这里已成为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兼备的天然现代田园、休闲圣地和避暑天堂。

图片

吉林太平池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财务总监  刘丽:建设了太平池网红鱼塘、漂流露营地,包括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游船,大可汗骑营、汽车影院、小三亚影视基地,一共是三季八项游乐设施,游客服务中心有餐饮和住宿,还有两间四合院可以提供团建活动。

图片
接下来,农安县将进一步加强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,并发展一批能代表新质生产力的产业项目,持续保护改善生态环境,多措并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,全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
来源:长春新闻